内需逐渐回暖: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增强,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实施,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的印发,为工程机械释放了有效的市场需求。2024 年挖掘机等设备的内销已呈现出回暖趋势,自 3 月起连续多月实现正增长,且有观点认为内需筑底相关信号频繁释放,企稳回升的概率较大,有望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出口持续向好: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凭借产品技术和服务能力的优势,在海外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尽管 2024 年出口增速有所波动,但整体仍保持在较高水平,且 “一带一路” 地区开机小时数持续处于高位,阶段内高景气度有望持续,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长期来看,我国企业在欧美市场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品牌、渠道壁垒的攻克以及产品电动化速度加快,国产品牌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化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无人挖掘技术、自动驾驶功能等不断取得新突破,能够实现自动作业、自动避障等,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人力成本。例如,徐工的无人矿卡已在露天矿山实现全天二十四小时作业,无人装载机也在多地示范应用,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无人化工程机械投入市场。
电动化加速推进:电动工程机械具有零尾气排放、低噪声、高可靠、易保养、高效率等竞争优势,市场规模迅速增长。2023 年全行业电智化产品渗透率增长至 6.6%,2024 年 1-10 月装载机的电动化渗透率达到 12.42%,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电池、电驱和控制系统研发制造能力的提升,电动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也已批量生产和投入使用,未来电动化产品的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
头部企业优势扩大:在市场需求调整和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技术实力、产品多元化布局等,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强者恒强的态势更加明显。这些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提升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业绩的稳定增长。
新兴企业崛起:一些专注于新能源、智能化等领域的新兴企业不断涌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们在细分领域具有独特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可能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促使行业竞争格局更加多元化。
政策支持力度大:国家对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例如,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行动,将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专项债券的提前批准和新国债的发行,集中支持重点领域的投资,有利于促进工程机械设备利用率和行业需求的回升。
环保要求趋严:日益严格的环保排放法规,促使企业加快淘汰传统燃油工程机械,推动新能源设备的市场推广,为电动工程机械等环保型产品创造了更多的市场机会,也促使企业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提升行业的整体环保水平。
核心零部件自主化程度提高:国内在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以及高端液压件、传动件等传统核心零部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增强,降低了对进口产品的依赖,有助于提高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保障产业链的稳定供应。
后市场服务拓展:随着工程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后市场服务领域如设备维修、保养、租赁、二手设备交易等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企业通过完善后市场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能够增强客户粘性,拓展盈利渠道,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