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人员的基本要求
资质与培训:工程机械指挥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获得相关的资质证书,如起重机指挥证等。培训内容包括工程机械的基本知识、安全操作规程、指挥信号的规范使用等。
熟悉设备性能:必须对所指挥的工程机械的性能参数有深入了解,包括设备的起重能力、工作半径、起升高度、运行速度等。例如,对于起重机,指挥人员要清楚不同臂长下的额定起重量,这样才能合理安排吊装任务,避免超载。
安全意识:安全是指挥工作的重中之重。指挥人员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能够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风险,如在恶劣天气(大风、暴雨等)下停止指挥吊装作业。
指挥信号系统
手势信号
手势信号是最常用的指挥方式之一。例如,手臂伸直,手指向上,手心朝前,表示吊钩上升;手臂伸向侧前方,与身体夹角约为 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表示吊钩下降。指挥人员的手势要清晰、准确、有力,确保操作人员能够在不同的距离和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
旗语信号
旗语信号在远距离或嘈杂环境下比较有效。通过红、绿两面旗子来传达指令。比如,左手持红旗,右手持绿旗,同时向上举起,表示吊钩上升;左手持红旗下垂,右手持绿旗向右横摆,表示起重机向右移动。旗语信号要求指挥人员动作规范、幅度适当,避免产生歧义。
哨声信号
哨声信号通常与手势或旗语信号配合使用,用于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或强调指令。例如,长声哨表示停止,短声哨表示开始或进行某个动作。不同的组合方式可以传达不同的意思,如连续短声哨可能表示紧急停止。
对讲机通信
在一些大型或复杂的施工现场,对讲机是重要的通信工具。指挥人员通过对讲机向操作人员清晰地传达指令,如告知具体的起吊高度、移动方向的精确数值等。使用对讲机时,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干扰其他频道。
指挥流程与要点
作业前准备
指挥人员要提前到达作业现场,检查作业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包括场地是否平整、有无障碍物、周围建筑物的位置等。同时,要核对被吊物的重量、尺寸、形状等信息,确保其与工程机械的性能相匹配。还要检查吊具(如钢丝绳、吊钩等)是否完好。
指挥起吊过程
起吊时,指挥人员首先要发出预备信号,让操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做好准备。然后发出起吊信号,观察被吊物的起吊情况,确保起吊平稳。在起吊过程中,根据被吊物的位置和状态,适时发出移动、升降等信号,引导操作人员将被吊物准确地放置到指定位置。例如,在吊装大型钢结构时,指挥人员要精确控制起重机的移动和吊钩的升降,确保钢结构能够顺利对接安装。
指挥信号要提前发出,给操作人员足够的反应时间。并且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信号,如发现被吊物出现摆动,要及时指挥操作人员稳定起重机或调整吊钩位置。
作业完成后
当被吊物放置到位后,指挥人员要发出停止信号,并确认设备和吊具已处于安全状态。如检查吊钩是否已脱离被吊物,起重机是否已回到初始位置等。然后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整理好吊具,为下一次作业做好准备。
安全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人员安全
指挥人员要确保自己处于安全位置,同时也要关注现场其他人员的安全。在起吊过程中,要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对于在被吊物下方或附近作业的人员,要提前安排撤离。
防止碰撞风险
指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被吊物与周围的建筑物、设备、其他物体发生碰撞。在指挥起重机移动时,要考虑到起重臂的摆动范围、被吊物的摆动幅度等因素。例如,在港口吊装集装箱时,要避免集装箱与码头的装卸设备或停靠的船舶发生碰撞。
防止超载风险
严格控制被吊物的重量,防止超载。指挥人员要根据工程机械的额定起重量和实际工作情况(如工作半径、臂长等因素),准确判断是否能够安全起吊。如果对被吊物重量有疑问,要先进行核实,不能盲目指挥起吊。
恶劣天气应对
在遇到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大雾等)时,要立即停止指挥作业。因为这些天气条件会影响工程机械的稳定性、操作人员的视线和被吊物的安全。在天气好转后,要对设备和吊具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再继续作业。
(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