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18001818575

油品小科普

一、机油的组成成分

机油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油
    • 矿物油: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成本相对较低。它的分子大小和形状不均匀,杂质较多。其性能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表现一般,高温时容易氧化,低温时流动性差,但是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机械设备仍有应用。

    • 半合成油:是矿物油和合成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它结合了矿物油的经济性和合成油的部分高性能特点,在抗氧化性、抗磨损性能等方面优于矿物油,价格也介于矿物油和全合成油之间。

    • 全合成油: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成的,分子结构均匀,纯度高。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在高温下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有效减少油泥和积碳的形成。同时,在低温环境下也能迅速达到所有需要润滑的部件,提供良好的流动性和冷启动保护。

  2. 添加剂
    • 抗氧化剂:防止机油在高温和氧化条件下变质,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例如,一些含锌、磷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机油的氧化反应,使机油在发动机等高温部件中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性能。

    • 抗磨损剂: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机械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例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是一种常见的抗磨损添加剂,它能在发动机的凸轮轴、挺杆等部件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摩擦系数,提高部件的使用寿命。

    • 清净分散剂:能使发动机内部的油泥和积碳等杂质保持悬浮状态,防止它们沉积在发动机部件上。这样可以保持发动机内部的清洁,避免堵塞油路和影响散热。

    • 粘度指数改进剂:用于调节机油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在低温时使机油保持较好的流动性,在高温时又能使机油保持足够的粘度,以确保良好的润滑效果。


二、机油的性能指标

  1. 粘度

    • 粘度是机油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机油的流动阻力大小。一般用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粘度等级来表示,例如常见的 SAE 5W - 30。“W” 前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数字越小,低温流动性越好,冷启动性能就越强。“W” 后面的数字表示机油在 100℃时的粘度,数字越大,粘度越高,在高温下对发动机部件的保护能力越强。


  2. 闪点

    • 闪点是指机油在加热过程中,挥发出的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它是衡量机油安全性的一个指标。较高的闪点意味着机油在高温环境下不易挥发,减少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一般来说,优质机油的闪点会比较高。


  3. 倾点

    • 倾点是机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能够保持流动的最低温度。它反映了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倾点越低,机油在低温环境下越不容易凝固,能够更好地保证在寒冷天气下机械设备的正常启动和润滑。


  4. 总碱值(TBN)

    • 总碱值是衡量机油中碱性添加剂含量的指标。在发动机燃烧过程中会产生酸性物质,机油中的碱性添加剂可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防止发动机部件受到腐蚀。较高的总碱值意味着机油具有更强的抗酸能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发动机。



三、机油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1. 按用途分类
    • 汽油机油:专门用于汽油发动机,其性能特点是根据汽油发动机的工作特性设计的。例如,由于汽油发动机的燃烧温度相对较高,汽油机油需要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损性能,以保护发动机的活塞、气门等部件。

    • 柴油机油:用于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压力和扭矩较大,对机油的抗磨损和抗乳化性能要求更高。柴油机油能够承受柴油发动机的高负荷运转,防止活塞环磨损和曲轴轴承的损坏等问题。

    • 通用机油:可以同时适用于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具有比较均衡的性能,方便用户在不同类型的发动机设备中使用。

    • 工程机械专用机油:针对工程机械的特殊工作环境和工况设计。工程机械经常在重载、高温、多尘等恶劣条件下工作,所以这种机油具有更好的抗磨性、抗氧化性和清洁性能,能够满足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的润滑需求。

  2. 按质量等级分类(以 API 标准为例)
    • 汽油机油质量等级:从 SA、SB 等早期等级发展到现在的 SN、SP 等级。等级越高,机油的性能越好,对发动机的保护越全面。例如,SP 级机油在抗磨损、抗氧化、抗低速早燃等方面的性能优于 SN 级机油,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高性能汽油发动机的需求。

    • 柴油机油质量等级:如 CA、CB 等早期等级到现在的 CK - 4、CJ - 4 等级。高等级的柴油机油能够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高性能柴油发动机的润滑要求,例如 CK - 4 级柴油机油适用于采用先进后处理系统的柴油发动机,能有效防止机油氧化和磨损。


四、机油的更换周期和注意事项

  1. 更换周期

    • 机油的更换周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机油质量等。一般来说,在正常工况下,矿物油的更换周期相对较短,大约 3000 - 5000 公里或 3 - 6 个月;半合成油可以达到 7000 - 10000 公里或 6 - 8 个月;全合成油的更换周期最长,可达 10000 - 15000 公里或 8 - 12 个月。对于工程机械,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机油更换周期可能会更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设备的工作强度、环境的尘土含量等来确定。


  2. 注意事项

    • 在添加机油时,要确保机油的型号和规格符合设备的要求。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和机械设备对机油的要求不同,使用错误的机油可能会导致润滑不良、磨损加剧等问题。

    • 更换机油时,要同时更换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可以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证机油的清洁度。如果只更换机油而不更换滤清器,旧滤清器中的杂质可能会重新进入机油循环系统,影响机油的性能。

    • 储存机油时,要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避免机油受到污染或变质。机油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氧化剂。



文章分类: 油品相关知识
分享到: